步入南浔古镇,在风景秀丽的金象湖旁,一座形如鸭蛋的建筑拔地而起,这便是由华东公司承建的南浔广弘新天地项目。历时2年半,突破重重考验,项目于今日,终于实现全面封顶!
全面封顶 打造南浔最高楼
12月28日,华东公司承建的南浔广弘新天地项目全面封顶。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8.63万平方米,高129.16米。是集商业中心、休闲娱乐中心、高级写字楼、精品公寓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建成后将成为南浔区第一高楼以及当地的地标型建筑。
南浔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南浔广弘新天地项目位于金象湖公园正对面,临湖而建。作为南浔区最高楼,不仅拥有最美、最开阔的视野,其特殊的“鸭蛋”造型更是在逐步长高的过程中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视线。
造型独特 BIM模型解难题
“鸭蛋”虽听起来简单又可爱,但想要完成这样的特殊椭圆造型,施工过程极其不易。由于“鸭蛋型”构造,主楼每层都存在悬挑板,每层外圈的结构柱均为斜柱。导致脚手架方案设计存在诸多难题。
“主楼结构由下至上先外扩后内收,由于立杆定位是以最外轮廓进行定位的,会出现外架距离部分结构边间距过大的问题并且由于主楼每层都存在悬挑板,导致工字钢悬挑增大的同时,工字钢后端平铺在板内的长度也要相应增长。考虑到要避让结构柱与结构洞口,过长工字钢平铺在板内极容易发生碰撞。”项目总工程师黎川说道。
为解决以上难题,项目采用BIM技术建立悬挑外架模型,外架立杆及工字钢定位均采用BIM进行设计。通过这种方式,复杂的结构形式呈现为三维可视化模型,对增设的附加立杆精确定位,科学排布工字钢,使其平铺在板内部分不发生碰撞,大大提高安全生产效率,从而保证后期悬挑外架施工方案的顺利实施。
经过优化设计,高楼悬挑架犹如一把倒置的伞,悬挑梁内的工字钢像是伞骨,底部蓝铁皮是伞面,看起来就让人格外安心。本项目的BIM技术在异型脚手架工程中的应用还一举摘得2020第三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铜奖。
智慧工地 观摩验收树标杆
“滴,没有佩戴安全帽不能进场”这声音来自项目的智慧门禁系统,这套门禁系统不仅能人脸识别考勤,还能通过AI慧眼对未戴安全帽及反光背心的进场人员进行语音播报提示。在今年疫情这个特殊环境下,这套门禁系统新增测体温与测口罩功能,为项目把好安全关。
项目的AI慧眼分析技术只是南浔广弘项目智慧工地的一个缩影,还包括塔吊防碰撞控系统、塔吊吊钩可视化系统、施工升降机超载限位系统、扬尘监控联动喷淋系统以及劳务实名制系统,真正做到现场信息可视化、信息化。
项目自开工以来以高标准、严要求管理施工现场,顺利通过上半年局观摩工地验收;先后有近300名市、区住建局、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的专家参与“南浔区无隐患工地”观摩,南浔项目的人工智能、传感技术、虚拟现实、三维设计搭造出的工程施工模拟的智慧工地空间更是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圆润和优雅的美学造型,兼具力量和个性,烙印着建设团队的“攻坚精神”,期待这颗亮眼的“鸭蛋”能够早日落成,闪耀南浔!